黄润霖,黄润霖讲师,黄润霖联系方式,黄润霖培训师-【讲师网】
经销商行为管理专家
53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黄润霖:互联网为什么让实体经济这么难受?【线上PK线下三篇之二】
2016-01-20 2341
        全球第一张网络订单卖的是什么?是比线下的产品卖得贵?还是便宜?购买者是出于什么目的选择网络购买?这些历史的真相,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无据可考。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最初网络订单的设计者,一定是基于网络这种工具给人们带来的便利性,而不是一门心思给人们带来更便宜的商品。便利是网络价值的本身,便宜是网络商业化的副产品。

        国内网络营销的发展得益于身逢其时,2003年的“非典”肆略,淘宝的推出,满足了这种不见面交易的公共卫生安全,这个时候网络订单的繁荣显然不是因为价格优势。因为当时很多在淘宝上开店的卖家,还从实体店一件一件地拿货,价格上没什么优势。那个时候的网络订单,只能算是线下渠道的延伸或者分支。
       网络订单对价格的摧残,量的积累是从2003年到2008年,质变则是2008年淘宝商城的推出。

       2003年“非典”过去以后,那些连个体户都算不上的淘宝集市卖家发现,原来消费者可以从我这里直接拿货,根本不用经过层层经销体系到达门店,再到达消费者。这中间的利润,我和消费者二一添作五,大家都受益,何乐而不为?这是最简单的生意人思维,重视加减忽略乘除:把营销看作是一个交易动作,而不是交易体系。线下营销几十年积累起来的交易体系,被首先从价格上进行了瓦解。可怕的是,当这些淘宝卖家越过经销商直接向企业谈判的时候,我们很多中小企业的老板,本就习惯做一锤子买卖,在销售人员和渠道建设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面,正好可以扬长避短。两者一拍即合,潘多拉的盒子打开后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某些专家鼓吹的“互联网思维”给国内营销界带来的最坏影响是:很多做生产出身的小老板,误以为今后营销不再需要苦逼的营销人,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踏踏实实地做市场;也不需要渠道商提供本地化的服务,专业化的整合。只需坐在电脑桌旁,做几个高逼格的文案,敲敲键盘,就能连接万物,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当猪都能上天的时候,谁还管他怎么下来?淘宝卖家和厂家的直接合作,导致网购从原有渠道的延伸和分支,终于变成了和线下渠道平行的渠道。

       这还不可怕,因为商业社会,渠道竞争是必然的结果,这有助于商业体系的日臻完善。况且,有些完全成熟的标准化产品,如3C产品,在无法提供更多、更好增值服务的情况下,本就应该或者将暴利让渡出来,或者去创新服务,形成新的竞争力。
       可怕的是,很多企业的思考路径是直线式的:既然3C产品可以网络销售,那么建材产品也应该可以网络销售,既然建材产品可以网络销售金融服务也可以网络销售,既然金融服务可以网络销售,家政服务也可以网络销售。由此,不分行业、不分品类、不分产品,全面网络化,线上渠道将在成熟产品里学到的价格手段,也运用到了其他品类上,线下渠道由此被迫卷入渠道价格战。价格战本身并不可怕,线下渠道本可以利用这个档口,构建自己的核心优势,将服务收费和产品收费分开计算。
       但实体厂家、尤其是部分品牌厂家的短视带来了致命后果:既然要和线上打价格战,那我就凭着规模优势,将价格降到最低;既然网络销售只要供货就行,我还花钱建什么渠道、养什么销售人员?渠道投入和人员投入的费用开始减少甚至消失了,省下的费用去弥补利润损失。而对网络供货一味迎合低价需求,仅靠节省费用是远远不够的,降完价格降成本,降完成本降质量,本来就缺乏工匠精神的国内企业,不是去研究极致的产品,而是在研究极致的价格。

       如果只是几个个别企业在市场上折腾,可能还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2008年淘宝商城的成立,正值金融危机之时,却成了诱发这场价格战发生质变的开始。原来还只是几个不知名的淘品牌在价格大战里自娱自乐,淘宝商城的成立,将各行各业的传统大中企业、尤其是行业的领军企业卷入了这场战争。为了捍卫自己的领袖地位,为了证明自己得市场价值,为了不被所谓的互联网风口落下,他们一方面选择了自欺欺人的用品类进行区隔的做法;另一方面缩减线下渠道投入,进行战略调整,裁员、降薪成为常态。线下渠道没有在竞争中转型,而是在调整中萎缩,行业领军企业也掉入到一锤子买卖的陷阱,是社会的悲哀。

       直到今天,互联网订单已经完全沦为了低价订单的代名词,甚至可能已经背离了原本要给我们带来的那个改变:便利。互联网订单一步步压缩了零售商、渠道商、厂家的利润以后,最后正在挤压消费者的价值空间。当大多数人都赚不到钱的模式,成为商业社会的主流模式的时候,供给的变化趋势已经不言自明了。

       电子商务的到来,是信息社会的必然,在这样一种经济状态下,对原有的营销规律产生了两个结构性的改变:
       第一个破坏是对供需变化的影响。过去的情况是:当利润上升,离场企业希望回到市场,但是重建销售渠道需要时间,而坚守企业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差,完成较好的利润积累,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并带动行业的升级。当然,这只是没有互联网时的经济循环模型。
但是互联网让离场的企业与消费者再次见面的时间和成本大幅缩短,换句话说,坚守企业可能稍有盈利时,大波跟进的企业就开始用价格搅局,导致行业升级的时间延长、门槛抬高,最终受损的还是消费者。

       我的另一个担忧就是精准的数据营销可能导致利基市场消失,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会更加恶化。由于大型企业在人才、技术、数据管理上有明显优势,互联网的数据库精准营销,将帮助大企业快速应对过去忽略了的边缘客户和潜在需求,即使目前精准营销还没成什么气候。而过去很多中小企业正是靠着灵活的市场嗅觉和反应,抓住了这些大企业忽略了的利基市场,才能逐步成长为市场的挑战者。
       在创业初期,对中小企业而言,靠数据积累和数据分析进行精准营销,某种程度上都是带着镣铐跳舞。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中小企业创业门槛升高,成活率反而可能大幅降低,自由市场的活力有可能下降。

       也许,可怕的不是改变,而是我们对改变的一无所知。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苏州站 suzhou.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