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神”你知道吗?得到这个尊称的人不是喜欢打架,也不是武林高手。“站神”这个称呼在去年比较火,原因是来自江苏卫视的一档全新益智答题类节目《一站到底》。得到这个尊称的人,知道的比别人多,而且运气也比别人好。
(扩展阅读:继《非诚勿扰》、《非常了得》等一系列金牌栏目后,江苏卫视再接再厉,在2012年3月2日推出全新益智答题类节目《一站到底》,该档节目是由美国NBC《Who's still standing》改编而来。这是一档形式新颖,趣味十足,在挑战中挖掘个性,又充满悬念的全新益智攻擂节目。)
我老妈特别喜欢看这个节目,基本周周不落,即使有时候因为有事错过了节目,也会“命令”我用电脑给她回放。我问过周围的一些朋友,基本上70%左右的人都看过这个节目,其中40%左右的人也和我老妈一样,每周定时追剧。后来我也跟着老妈看了几期,节目设计本身确实是有点意思。
从观众的角度分析,我认为有五点原因让这个节目很火。从课程设计者的角度,我把这五种方法应用到了授课过程中。
1. 有竞争
整个节目就是一场比赛,里面有胜利者也有失败者,有拿着大奖满载而归的,也有技不如人一无所获的。答题错误的人会掉进预先设计好的坑道里,往往这也是观众最喜欢看的一个环节。有输赢的节目或比赛,很容易吸引到观众的好奇心和注意力。
- 课堂上的“竞争”也被称作“赛马机制”
分组PK,是课程设计和课程讲授时经常用到的方法,我把它称作“赛马机制”。通过这个机制,我将学员的氛围和斗志激活,让学习者更多的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计分工具有很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两个。一个是“大牌”,一个是“小夹子”。“大牌”的好处是看起来很酷,很多学员都没有见过那么大的扑克牌,这也会是吸引学员兴趣的一个点。“小夹子”的好处是手持方便,我经常把小夹子直接夹在每个组的组牌上或发到参与回答问题学员的手心里。
2. 有奖品
守擂的选手打败一定数量的对手,就会获得相应的奖品。攻擂的选手,答对一定数量的题目同样可以获得奖励。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荣誉和奖品全身心的战斗。
- 用“荣誉机制”使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双管齐下。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明确的指出,适当的给予学员奖品与表扬,会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和参与热情。如果你设计了适当的惩罚机制,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课程过程中和课程结束后,根据小组的得分评选出“最佳学习小组”和“最佳学习个人”两个奖项。当然,根据不同的课程主题和课程目标,选择的评比内容和评比实施也是完全不同的。
3. 有协作
《一站到底》打破了《开心辞典》那种平民与主持人对抗的模式,而是采用了攻守擂的形式让平民与平民进行激烈对抗。不仅形成了攻擂选手与守擂选手的激烈的对抗,看起来也更像一群游戏者打BOSS的场面。
- 用“连锁机制”加强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也加强组内学习者间的合作。
PK的成绩既要记录在个人身上,也要记录在整组的成绩单上。在授课的过程中,有的学员性格活泼开朗,有的学员内敛稳重。全组参与PK的形式能有效的避免活泼开朗的表现过多,内敛为重的只当观众的现象。
4. 有知识
《一站到底》属于益智答题类节目,在节目中每一个题都会是一个知识点,涉及到娱乐、地理、历史、生活等方方面面。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大多数的观众至少有一半以上的题目是自己不知道或不确定答案的。所以每公布答案时,都会给观众一种收获感和满足感。节目答题过程打开了观众知识的缺口,让观众对知道每一个题的答案有种欲罢不能的赶脚。
说一个有趣的事,有一次老妈前一天晚上看完节目,第二天马上来问我,我不知道答案就开玩笑的说“唔知啊”。这时老妈严肃的指正我:“你说的不对,答案肯定不是“母鸡”。”
- 不能打开学习者的知识缺口,就可能随时被淘汰。
你要是在课堂上给学员讲“狼来了”、“三只小猪”,学员会不会像我闺女一样听的入神呢?醒醒吧,你以为他们傻啊!讲师和学习者比的就是学习速度、思考速度和归纳总结的速度,你要是落后了,就别怪他们不给面子了。在设计课程的时候,这个是最关键的因素,也是最难的因素之一。
5.有主持
多么欠揍的领悟!哪个节目没有主持人,阿弥陀佛!《一站到底》的成功离不开中国第一对“夫妻档”主持人李好和小敏,他们的魅力不仅在于自身的形象和对主持的经验,更在于他们对现场节奏的把控。一个好看的节目,节奏是核心关键。
- 控制节奏需要你从课程设计开始,好演员难敌蹩脚剧本。
节奏控制对于课程设计来说是也是一个核心关键。一个好的课程设计在要满足三个引导。(第一步引导体验,学习者能够通过体验的形式,将自己的已知和课堂上的新知之间建构。第二步引导思考,学习者反思所学,培训师揭示新知,让学习者对所学有一个系统性和结构性的认知理解。第三步引导应用,学习的最终目标都是学习者行为改变,即使是知识类课程和心态类课程,也可以从行动上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