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营销是一种服务,服务是一种营销。前者通过帮助客户梳理并确认他们内心的需求,而后以提供准确的推荐而促成令他们满意的选择。后者则通过令人满意的服务来创造口碑效应,让客户做你的“营销大使”。
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不容易,因为我们眼前总会有一个歌声优美的“塞壬”(希腊神话中的海妖)在劝你放弃消费者价值的最大化,反而去追逐短期的利润最大化。
然而,塞壬的歌声最终还是会把你引向触礁的边缘,因为只有消费者价值(消费者心理满足)的最大化才能换来可持续的利润增长,而短期的利润最大化只能换回一个又一个未被满足的客户心理,这些不满的心理则会在企业的航道上不声不响的堆上一块块暗礁。
营销是一种服务,服务是一种营销,其实是个很简单的概念,在简单的生活消费中,这个道理在一次次的被演绎着:
Case 1. A酒楼装修的富丽堂皇,服务员个个笑容可掬,随时给你以亲切的问候。落座点餐,我说今天我们是家宴,要一些简单实惠的饭菜,但要吃的高兴,有没有什么推荐?服务员回答:“是否愿意尝尝我们的鲍和翅,是我们的招牌菜?” 我有些诧异,觉得她没听懂我的话。 这时,营销只是推销,而不是服务。
Case 2. 想买一台笔记本,于是来到一家数码商城,导购员陪着我转了几个品牌,逐一的细心介绍,我越转越晕,一时间对自己的需求都有些茫然了。导购员想了想,问我最在乎的品质是什么?我说,结实和稳定。 “那就买thinkpad”,他于是把我带到了thinkpad专柜,做了电脑安全气囊等等的演示。“就是它了”,我干脆的买下来,并且至今还为这个选择得意。这时,营销便是一种服务。
Case 3. 请父母到“海底捞”吃饭,由于高兴,也因为排了半天的队,确实饿了,于是在菜单上勾了一大堆,后赶紧唤服务员来走菜。服务员审视了一下,说:“您点的太多了,不如把所点的都改成半份,这样所有的菜都能尝过来,又不会浪费,如果不够吃,我再为您随时添加。”看到菜点的恰到好处,大家都很高兴,父母过后还总拿这次接受的服务和朋友们分享。这时,服务便成了一种营销。
意识的蚕虫总是在不知不觉中作茧自缚,而我们的责任就是一次又一次的筹划着如何破茧而出。管理如此,营销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