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靖笙,张靖笙讲师,张靖笙联系方式,张靖笙培训师-【讲师网】
张靖笙 2019年度中国50强讲师
数字化转型、大数据、工业4.0、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区块链
54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张靖笙:对数据主义的批判
2020-05-08 2521

对数据主义的批判

张靖笙

      对于数据主义,以色列学者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里是这样描述的:

      “目前最耐人寻味的新兴宗教是数据主义,它崇拜的既不是人也不是神,而是数据。

     数据主义认为,宇宙由数据流组成,任何现象或实体的价值在于对数据处理的贡献。

     数据主义将人类体验等同为数据模式,无意识但具备高度智能的电子算法,很快就会比我们的生物算法更了解我们自己,包括欲望和情感等主观体验。 

     数据主义指出,同样的数学定律同时适用于生化算法及电子算法,于是让两者合而为一,打破了动物和机器之间的隔阂,并期待电子算法终有一天能够解开甚至超越生化算法。

     数据主义将传统的学习金字塔彻底推倒。传统的学习方法第一步要把数据转化为信息,信息转化为知识,最后把知识转化为智能。但数据主义者认为,数据的流动量已经大到非人所能处理,人类无法再将数据转化为信息,更不用说转化为知识或智能。处理数据的工作应该交给能力远超人类大脑的电子算法。

     数据主义认为人类的体验并不神圣,智人并非造物主的巅峰之作,也不是未来神人的前身。人类只是创造万物互联的工具,而万物互联可能从地球向外扩张,扩展到整个星系甚至宇宙。这个宇宙数据处理系统如同上帝,无所不在,操控一切,而人类注定会并入系统之中。

      数据主义是自1789年以来,第一个真正创造新价值观的运动,而这个新价值观就是‘信息自由’。

     数据主义则认为,经验不分享就没有价值,而我们不需要(甚至不可能)从自己心里找到意义。我们该做的,就是记录自己的体验,再连接到整个大数据流中,接着算法就会找出这些体验的意义,并告诉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对于是什么让人优于其他动物,数据主义也有一个全新的答案。人类的体验并不比其他动物的体验优越。然而人类可以把自己的体验吟成诗、绘成画,再发表到网络上,使全球数据处理系统更为丰富,让算法把数据分发给需要的人看见,就是这样才让数据有了意义。其他动物做不到这件事,虽然动物们的各种体验可能一样深远复杂,却毫无价值。”

      作为一名数据老兵,虽然我对大数据的革命性作用也做过多年深入的研究,但我并不为数据主义所欢欣鼓舞,并且我对其是抱有批判态度的,当然,我的态度还是要一分为二。

       一方面,我承认大数据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改变的必然性,所以我也认同上面数据主义者的分析是有道理的,当然是由于数据所驱动的人工智能成为经济基础以后,的确拥有改变一切的力量,即使我们再反感现代科技带来的各种副作用,科技的发展潮流已经无法停滞或逆转,就好像当初富庶的大清帝国被科技发达的西方列强所打败和蹂躏,落后就要挨打,为了不挨打,我们都不得不跟着科技的步伐前进,这是当代人文主义者的无奈。

       而另一方面,我实在不能接受和苟同的是数据主义的价值取向,这个价值取向表面上是所谓的“信息自由”,而是背后骨子里其实是“数据霸权”,这是西方霸权主义思想在大数据时代的延伸,我认为是必须要批判的。

       谈到价值观,我们必须要谈初心,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就本文的论题来说,我们到底为什么需要数据呢?我认为还是为了更好地认清事实、发现规律,就是所谓的“实事求是”。按照中国传统文化,“实事求是”同时也是一种“格物致知正心修身”或者“致良知”的内省精神,不假于外物,反求诸己。

       我不知道数据主义者怎么看待“实事求是”,从上面的描述看来,我看到的披着科技外衣下,包裹的反倒是近乎愚昧的迷信和崇拜,“数据主义将人类体验等同为数据模式,无意识但具备高度智能的电子算法,很快就会比我们的生物算法更了解我们自己,包括欲望和情感等主观体验。”这在科技上有可能是可行的,但也意味着人类可以用数据彻底放弃“身体力行”,成为一个沉浸在电影《头号玩家》所描述的那种奶头乐感官享受之下的“行尸走肉”,这不但完全背离了“实事求是”精神,简直就是直接号召享受堕落和放弃人格。

      数据主义者甚至用镇压的语气要让人臣服于数据的淫威之下,这不得不让我嗅出西方思想里面维持其霸权阴谋的气息,中国人民从来都是相信自力更生,天道酬勤,不相信巧取豪夺,强权霸道,对于数据霸权主义者,我们必须坚信毛主席指出的道路:“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都攻不破的”。

      数据归根到底还是人造的事物,如果数据也能拥有意志力,那么这种意志力背后不可能没有人的影子。从技术上,仅凭数据的确可以不断地产生新的数据而彰显存在的价值,但这种脱离物理世界而完全在虚拟世界里自我循环产生出来的数据,我认为只会像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的次级贷一样,成为有毒的产品,到最后翻过来压死原本强壮的骆驼,对此,我的问题是,这些反复虚构出来的数据到底有什么真实的意义和价值?

      数据主义者可能也会来一句“This is life!(这就是命)”,这句话大家最近可能很熟悉,是的,在无情的疫情面前,当今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元首居然无法给本国公民提供一视同仁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用这句话作为圣旨回应人民对生命和健康的诉求,这已经不是无能,简直就是无耻。

      科技再强大,也不能无耻,这是我们的底线,如果这个底线被突破了,我们都无动于衷,那么科技迟早会对人类痛下杀手,我们不该一开始就为自己和人类的命运而奋起斗争吗?在我看来,数据说穿了就是器,君子不器,就更加不能臣服于器了!其实数据和有史以来人类所创造的所有产品和工具一样,都需要放置在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发挥出其作用---为人类服务,脱离了人类社会或者不再为人类服务,价值也就自然地消失。

      这可以让我们联想一下旅行者1号(Voyager 1),美国宇航局研制的一艘无人外太阳系空间探测器,截至2019年10月23日止,旅行者1号正处于离太阳211亿公里的距离。科学家预计,直到2020年为止,旅行者一号仍有足够的能源支持星际飞行,并且可以和地球保持联络,但在2025年之后,旅行者一号就会彻底和地球失去联系,并成为漂浮在宇宙中的一艘“流浪探测器”,换句话说,旅行者1号最后的归宿是“宇宙垃圾”!

       当然,什么数据时过境迁以后也会成为“垃圾数据”,但如果有人妄图让数据逃过“垃圾”的宿命,让“永生”的数据反过来主宰人类的命运,从事这项研究的人我觉得和从事克隆人研究的人一样,不是科学家,而是阴谋家。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数据本无德性,但让数据向水德学习才能造福人类,这是我们全体数据工作者的使命。

(本稿完成于2020年5月8日凌晨,如需引用请注明出处)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苏州站 suzhou.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