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冬季瓜菜的发展现状
海南冬季瓜菜现已形成了三大菜区:琼南菜区的三亚、陵水、乐东、东方等市县,以种植大棚黄瓜、苦瓜、长豆角、紫茄子等为主;琼北菜区的海口、澄迈、定安、临高、儋州等市县,以种植椒类、小南瓜、冬瓜、节瓜、小番茄为主;琼冬菜区的琼海、文昌、万宁等市,以种植辣椒、青皮冬瓜、毛豆等为主。根据中国年农业信息网提供的信息,近5年主要蔬菜种类批发价较高的月份为12、1、2、3月,这刚好是海南冬季瓜菜上市的高峰期。同时从全国各省市的农产品批发价格看价格较高的种类正是海南冬种瓜菜面积较大的种类。可见海南发展冬种瓜菜具有较大的优势。海南立足自身热带自然资源优势,在巩固岛内农垦企业发展天然橡胶的同时,鼓励民营橡胶的生产,同时协调发展胡椒、咖啡、槟榔等产业。全省大种椰子,全力推进“百万亩椰林工程”。近年来大规模发展的反季节瓜菜、热带水果和热带作物,虽然给海南热带农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效益较传统种植业而言有了较大提高,但和中国台湾省相比,海南农业仍存在较大差距。海南与台湾的农业生产条件颇为相似,从总体上看,海南还略胜于台湾,但海南目前的农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仅相当于台湾20世纪70-80年代的水平。
(一)暖冬年份广东、广西秋冬蔬菜切断了海南冬季向琼州海峡的跨越
在全国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后,广东、广西大力发展秋冬瓜菜,目前种植面积以达133.3万每公顷。在暖冬年份广东、广西瓜类、椒类、茄子采取收期延长至1-2月上旬,上市集中,便捷的交通给其瓜菜提供了低成本的运输优势,少有客商跨越琼州海峡收购海南瓜菜。
(二)农产品的名牌战略有待全面实施
海南农产品中名牌产品数量不多,名牌产品大都未形成开发规模。部分农产品虽然在省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但都未形成拳头产品,规模较小,形成不了市场优势,未能产生名牌效应。传统名牌多,积极开发,不断创新的少。在现有的名牌农产品中,传统名牌占相当大的比例,有些传统名牌产品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其特色正逐渐弱化,而有些则由于种种原因,品质下降、退化,与此同时,根据市场变化开发新的名牌产品却不多。
(三)农药残留检测不到位,瓜菜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证
海南冬季独特的光温资源优势,不仅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同时也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瓜菜害虫世代重叠。种植农户为控制虫害不得不采取高浓度、高频率的化学药物防治方法,使得农药使用量严重超标,由于各级政府认识程度和检测技术水平和检测技术力量有所限制,监测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对瓜菜农药残留量的检测目前多流于形式,尚难达到有效监控的目的和要求。
(四)农产品的绿色营销观念尚未牢固树立
许多海南农业经营单位和个人未把生态保护和经济增长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他们往往为了谋求眼前利益、局部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全局利益,在农产品生产经营中做出种种与生态保护和持续发展相悖的事情,例如假劣农资产品冲击市场,施用了有效成分低的化肥不但影响了作物的正常生长、贻误农时而且影响作物产量、产品质量。施用有效成分不足的农药,病虫害未得到有效地控制,直接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产品质量,农民加大使用频率和浓度,不仅增加了成本投入,同时加大了环境污染和瓜菜产品的农药残留,最终造成瓜菜产品质量难保证、生产成本投入增加。
(五)全国大棚蔬菜的迅速发展在丰富全国人民菜篮子的同时,缩小了海南农民的钱袋子
根据农业部不完全统计,全国大棚蔬菜种植面积从2006年的226.7万每公顷发展到近几年的297.4万每公顷左右,种植的种类以黄瓜、番茄、西葫芦、茄子为主。大棚种植的辣椒为50万每公顷左右,占全国种植面积的百分之三十左右。暖冬年份大棚蔬菜上市的时间提前到12月至次年2月,全国菜产品供大于求,海南瓜菜难卖。